深度阅读的深在哪里

黄先炳
2022年8月8日

“深度阅读”是基于教育的深度学习而提出。“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加拿大教育家麦克富兰巧妙地把人工智能的新概念带入教育后的一个新名词①。

望文生义,深度阅读应指有深度的阅读,不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的解读而已。但这会衍生其他问题,要深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谁的深呢?阅读不是该以读者为本位吗?如果读者程度不够,要如何达到深度阅读?

我的学生在引导小学生深度阅读绘本《朱家故事》②时,要他们说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阅读最核心的问题。阅读就是要能通过组合后的文字所释放出的意思,逆向理解作者的写作志趣,这在两千年多前,孟子便已提出的“以意逆志”概念③。可是,在引导的当儿,我的学生给了个提示——朱家三父子和猪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于是小学生联想到猪的懒惰,要帮忙妈妈做家务便成了主题。

这算深度阅读吗?

暂且把思考转回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子题,此前的机器学习是比较单向、浅层的一种操作方式。人类输入的是什么,机器就会据此去辨识其他同类信息。这使人类受限于机器,因为输入的信息一旦和机器接收到的信息不吻合,便无法辨识操作。为了应对视觉、听觉等信号的处理,科学家推动了分层神经网络(Multiple layer Neural Network)的深度学习模型和算法。这是取材于人类神经系统原有的分层的特点而开发。

因此,深度学习的深,不是深浅的深,而是多层次的信息处理后,层层递进的深。马来文将之译为有意义的学习(Pembelajaran bermakna),更贴近其意思。

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不是把学生导向教师预设的“深”答案。除了辨析故事中的细节,包括色彩、意境等,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数据(data)参考,让读者在处理大数据中得出结论。

《朱家故事》书名就很有趣,因为作者是西方人,怎会用华人的姓氏?故事中的朱家父子又化为猪,岂不巧合?这些线索,连同作者所处的背景,“男性沙猪主义”的被提出,放在一起思考,是不是更能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星洲日报·东海岸》08/05/2022

注:

① Michael Fullan, O.C.(1940~), is the Global Leadership Director, New Pedagogies for Deep Learning (NPDL) and a worldwide authority on educational reform with a mandate of helping to achieve the moral purpose of all children learning. NPDL website  

② 这是名作家安东尼布朗的创作,中文版可以在这里下载,英文版可以参阅这个,不过朗读很不理想,页面也不美,最后一页妈妈修车的竟然还不见。

③《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分享:
Wechat Qr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