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什么”是教学的内容,“怎么教”是教学的方法,这是教师在教学前都要深思熟虑,并在课堂上落实到。若要二择一,你更加重视哪个?
中国教育界权威张志公先生反对探讨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主张只要在“教法”上多下功夫就好①。潘新和教授将之斥为“教法主义”,因为如果认定只要有好的教法就可以教好语文,将造成无价值的教法泛滥成灾,使学生的水平每况愈下。他直陈教育的一个畸形发展:教师似乎只是课标的实施者、教材的执行者,他们只能“玩”教法,结果离教育的目标愈远②。
我也曾著文批判“教法主义”会造就清单式的教学③,只要有做就算达标,例如用数码器材,21世纪教学法等。我主张教育就是拔高,让学习者可以度身提高自己的素养。如果教育只是迎合,只顺应学生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岂不成了附庸品,可有也可无?④
确定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就会多下工夫去思考要让学生学什么。如果只是一般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就懂的,我们即使先把教学目标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21世纪教学,落实了目标后又说明什么?我看实习生教学,常常会问的问题是:您认为学生在这一堂课学到了什么?是学生已知的,还是您教出来的?
还在学院的学生上文学课时,构思王维《山居秋暝》的教学策略,扣紧了苏轼“诗中有画”的评论,建议引导学生从诗中看出画来。模拟教学时,他还进行分组讨论,结果大家都极有创意地画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来。我打趣问他,之前学过的“枯藤老树昏鸦”,“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就没有画面感?若再比较“松间明月”和“江雪独钓”的意境,哪个更引人入胜?若然,柳宗元岂不更加懂画?
文学本来就是要让文字具象,让读者感同身受,逆向体会作者的心绪和志向⑤。王维号称“诗佛”,他的诗多用佛教术语,例如“空”便常用。他是有意为之,要在诗中表现他对禅境的体会,为何我们不尝试这样引导?也许学生课后依然茫然,毕竟一两首诗并不能全然说明问题。但若能给予学生启发,待他们再次接触王维诗歌时会如此这般探索,是不是更有意思?
所以,我赞同潘新和教授的看法,“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