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公开课,让教师回归专业

郭史光宏
2022年2月8日

“蓦然,你会发现,借助公开课,你所成就的,绝不仅仅只是几节‘代表作’。公开课成了你生命试炼的地方,并且循着这样的路,你脚踏实地走向了日常课堂的厚实,乃至成就了人生的厚重与精彩。”——中国特级教师窦桂梅

2013年3月2日,我有幸出席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回顾及未来方向讨论会”。会上,立卑师范学院黄先炳博士做了题为“推广常态公开课——我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建议”的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

黄博士首先展示了两幅图,尝试描述当今教师的窘境。第一幅图是在沙滩上,一位球员正盯着眼前的排球,躬身做出救球动作,认真专业;第二幅图是在舞台上,一位面貌模糊的小丑,望着数颗腾空飞起的小球,焦虑不安。黄博士说,若一位教师能全神贯注于教学事业,一定能有所成就。但是,当眼前出现太多与教学无关的繁琐任务,教师将如小丑般疲于奔命。他们将所有精力耗在接好所有的球,最终连自己为何接球也忘了,甚至迷失于那颗真正必须接好的球面前。

听及此处,我不禁想起学校一单单没完没了的文书工作,领导一个个可有可无的会议,官方一项项不知所谓的课程,当真心有戚戚焉。成天奔波于写报告、填分数、开会议、上课程之间,生命是一天一天走过了,看上去也颇积极充实,但与教师的“专业”似乎渐行渐远。我们出席了无数培训课程,却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我们弄出了有条不紊的文件夹,却以作业练习敷衍学生;我们开了无数会议,却无暇备课与反思。于是,我们成了一流的秘书,九流的教师。

学校到底不是工厂,教师究竟不是厂工。一个教师是否专业、是否优秀,不在于他弄出了多少文件夹,出席了多少会议,上了多少课程,而在于他的课上得如何,对学生产生何等影响。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师生的交流极大程度上发生于每一天的课堂之中。课堂的质量,决定了教育的素质,也标示着教师的专业。把课上好,应该是一位专业教师的基本条件。弄清了这点,尽管我们无力让众多“小球”停下,但至少能清醒地认出其中最重要的一颗,进而将它接好,让自己回归专业。

与纸上谈兵的会议、高耗低效的课程相比,公开课无疑是一个更理想的培训方式。所谓“公开课”,其实就只是打开教室的门,邀请同行进来观摩,课后互相交流,籍此提升彼此的教学能力,如此而已。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先生建议,让学校的每位教师一年至少开一节公开课。打个比方,若学校的华文科有六位教师,每位教师一年开一节公开课,邀请科内的同道观摩评点,那每位教师每年就有了六次的研课机会。而这六次的研课机会,不仅能让教师围绕实际的教学问题进行研讨,提升彼此的教学能力,还能保持教师对课堂的热忱与追求,更能将教师群打造成相互切磋的学习共同体。

上公开课的教师,会比平时更用心备课;听公开课的教师,也能从同道的课堂中获得启发。两者相得益彰。而由于这样的公开课展示的是教师最切身最实际的问题,教师必然也更能投入其中,化被动为主动。再说,只要教师敞开心胸,以自身的专业成长为前提,接受并包容一切批评与建议,公开课在实行上也并不困难。

让教师回归专业,让教育回归专业。推广公开课的意义,大概就是如此吧。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5.3.2013

分享:
Wechat Qr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