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儿童自由发展,我们放弃了所有管训、指导、约束和一切道德训练与宗教教育。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即儿童的天性是善良而非邪恶的。他们天生是聪明和现实的,只要成年人不去约束他们,他们便会尽其可能去发展自己。”
——夏山学校创始人A.S尼尔
近年谈到教育改革,都绕不掉一个核心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不只备“课”,更要备“学生”,任何教学的设计都得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换句话说,教育的质量,不在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究竟学了多少。
然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该如何体现?大家也许有各自的诠释。
有者说,应投其所好,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有者说,应让学生多发言、多参与活动;有者说,应激发学生思考,产生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这些说法都各有价值,然而它们都仅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层面。坦诚地说,这些细节上的转变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教师在“讨好”学生,学生其实并未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走笔至此,我不禁想起两本有关教育的书:《窗边的小豆豆》和《夏山学校》。
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在她那本著名的《窗边的小豆豆》里,回顾了自己的校园生活,也为我们描述了一所别具特色的学校——巴学园。在巴学园,各个班级并没有统一的上课时间表,没人规定现在是什么节,待会儿又是什么节。只要你能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你想从任何科目开始都行。
于是,当上课铃声响起,你会见到一些同学在做科学实验,一些在解数学题,一些则在阅读语文读本。然而不管是谁,都能从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开始一天的学习。而老师呢,则游走于学生之间,静静地观察,适时地指点。巴学园的小林校长深信,如此安排除了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老师也能从学生的表现中,慢慢发现他们的兴趣与天赋。
来到英国的夏山学校,情况就更有趣了。夏山学校的创办人尼尔说过,“不应该让儿童来适应学校,而应该让学校去适应学生。”对于是否上课,夏山的学生拥有完全的自由。他们可以选择上课,也可以选择不上课,如果愿意,他们甚至可以完全不上课。在这里,上课时间表主要是让教师知道自己何时该进班教学,对学生来说只是个参考。这门课,你想上就去,不想上也可不去。
乍看之下,这似乎有点荒谬,有点不负责任。怎能让孩子不上课?长久下去,不会落得一事无成吗?若你读过《夏山学校》,相信会深深折服于尼尔校长的教育智慧。尼尔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若一个人无心向学,即使身处教室,学习效率也不会高。许多时候,他们还会试图以干扰教学为乐,影响他人学习。与其如此,不如让无心向学的他们到教室外尽情玩乐,尽情发泄。再说,夏山学校有辽阔的草场、设备齐全的木工房与图书丰富的阅览室等,不想上课的你无论到何处,都有学习的机会与空间。
而当你终于玩得厌倦,开始想尝试去上一堂数学课,去听一堂文学课时,课室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无人威吓,无人强迫,此时踏入课室的你,将是主动而兴致勃勃的。不妨想象一下,整间教室都是主动进来学习的人,那时还会有所谓的“纪律问题”吗?教师还需要进行所谓的“课堂控制”吗?
创办于1921年的夏山学校,以独树一帜的办学理念打开了世人的想象框架,以数十年的历史证明了此一教育理念的合理与进步。这一边厢,无数的“问题学生”走进了夏山;那一边厢,无数的杰出人才从夏山走出。尼尔校长“让学校适应儿童”的理念是否符合实际?一批批热情、创新、乐观、积极的夏山毕业生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自由教育,要求的是对儿童天性的绝对信任,对儿童成长的无比耐心,对儿童教育的透彻理解。马来西亚没有巴学园,也没有夏山学校,但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从这两本书中得到相当的收益。它能让我们重新看待儿童,重新思考教育,重新检讨自己。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