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炳:馨香百代的绝笔书

《与妻书》是现今青年必须精读的篇章!
黄先炳
2024年1月29日

师范学院大学本科教育课程中选了林觉民的《与妻书》。 

 学生读毕,我问他们可有感动,他们戏言很好笑,文笔很肉麻。诚然,把信中的文言文翻译过来,会有这样的字句:“我非常爱你,就是因为爱你,所以我敢去死!”“我心里非常悲痛,痛得不能以笔墨形容。”“我十分愿意和你相守到老死。”“我死后,在九泉之下,听到你的哭声,我也会陪你哭。” 

 可是,如果熟悉林觉民写作的背景,设身处地的一想,这一千二百余字的书信,却要让您为之落泪,对作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我们知道,清朝皇权是在1911年杪被推翻。当时腐败的政权,叫有识之士痛心疾首。较早前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的现代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愈发觉得中国必须彻底改变不可。改变不是容易的,特别是要改变政治环境。因此,当时的知识界不得不走向革命,与旧政权摊牌! 

 革命,就会流血,就会有人牺牲。如果成功了,革命斗士就被冠于烈士的称号;反之,假若失败了,就要被视为叛国贼。因此,参与革命的人,不但要为理想而奋斗,还要为历史而下赌注。 

 当年的4月27日下午,百多名志士臂缠白布,脚穿黑面胶鞋,手执枪械炸弹,攻打两广总督的衙门。可是,毕竟杯水车薪,这些志士或当下成仁,或被捕下狱,其后处决。林觉民就是其中一个被处决的志士。 

 参与这样的一场革命,他是深知或会壮烈牺牲的。然而考虑到中国的未来命运,他却不得不走这步棋。与其他烈士一样,他想到的是“此举如果失败,死人必然很多,定能感动同胞……!使吾同胞一旦尽奋而起,光复神州,重兴祖国,则吾辈虽死而犹生也,有何遗憾!”历史证明他们当时候的想法是对的。黄花岗起义的确加速了中国的革命事业! 

 林觉民参与起义之前,做了最坏的打算,他写了两封家书委托给友人,并嘱咐他“如果你听到我死讯,劳把信件转到我家”。其中一封就是给他太太陈意映的。在这封信中,他对妻子交待得很清楚:“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如果他和妻子的感情一般,那么他的从容就死倒不怎样。可是,林觉民当年只有24岁,新婚不久,而且妻子还怀胎八月。“小乔初嫁”本该意气风发的,但是这个家伙却选择去死!在私情和公益上,他选择了后者。对于难以割舍的爱妻,他只能倾注满腔的柔情,“泪珠和笔墨齐下”,在手帕上写下这篇《与妻书》。巾短情长,数次“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但又不忍对爱妻没有交待,于是情深义切地留下了足于感天地、动鬼神的文章。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情操跃然纸上。 

 我们不必效仿林觉民的行为,但是却不能不学习他的精神。今日之青年,缺少的就是这种“大我”精神。 

 《与妻书》是现今青年必须精读的篇章! 

分享:

发表回复

Wechat Qr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