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每一次翻译,都是“二次创作”》采访梅思繁(二)

刘雅琳
2023年7月14日
寻找童书的真生命:世界童书创作者访谈录
王欣婷
《寻找童书的真生命:世界童书创作者访谈录》是一本精彩的世界童书创作者访谈录。 《寻找童书的真生命:世界童书创作者访谈录》通过采访11位入选“爱阅童书100”书目的童书的创作者,揭秘优秀童书背后的故事,剖析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儿童文学观。视角新颖、挖掘深入的提问与蕴藏智慧和独特思考的回答,带领读者亲近作者、理解作品。《寻找童书的真生命:世界童书创作者访谈录》也为读者全面了解当下的童书创作和出版生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人文视角。

关于《小红豆》系列

核心的故事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在人生路上不同的相遇和经历。她是如何在不同人的引领和帮助下,以及自己的努力以后,从一个很普通的小女孩变成一个儿童英雄的。

爱阅公益:能聊一聊《小红豆》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吗?为什么想到创作这样一个系列?

梅思繁:《小红豆》系列讲述了一个儿童的成长和演变的过程 。这系列第一眼看上去是在讲蛋糕,其实认真读过后会知道,蛋糕只是一个背景。

核心的故事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在人生路上不同的相遇和经历。她是如何在不同人的引领和帮助下,以及自己的努力以后,从一个很普通的小女孩变成一个“儿童英雄”的。

怎么会想到这个写这个系列?我觉得这是很多人成年人和儿童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一个成长的过程,怎么样从很弱小的个体慢慢的变得独立和强大。

我自己是一个很喜欢烤蛋糕的人,我一直有与此相关的灵感在心里,但还需要一个契机。有一天,经过我在巴黎的家附近的蛋糕店时,我停了下来看店里的蛋糕,心想今天晚上要买哪个蛋糕带回家吃。

突然我有了这样一个灵感,一个中国的小女孩,把她放到学做蛋糕的环境里,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故事?

这是这个系列诞生最初的初衷,一个中国小女孩,把她放到一个国际的背景,让她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她会有一些什么样的经历?她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会怎么样面对这些困难?她会如何在人群中从弱小变得强大?这些就是我站在蛋糕店前突然想到的。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我开始着手进行人物的塑造,然后我有了第一本书大概的大纲,就这样子开始写起来了。

爱阅公益:您在创造小红豆的人物形象时,会把您自己的性格和曾经的经历融入到小红豆的故事里吗?

梅思繁:我觉得这是难免的。有人说有很多作家一辈子都在写自己,我尝试不要一辈子都写自己,但是我们自己的经历,我们小时候的那些感觉,我们对童年的记忆,我们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知,一定会出现在作品里面。

爱阅公益:您会把这个系列定位为成长型(coming-of-age)小说吗?

梅思繁:我觉得我把它定位成一个儿童英雄的成长,这个类型在日本漫画里还挺多的。

爱阅公益:您在创作像《小红豆》这类型的儿童的文学时,文字的表达会和写成人作品时有不同的考虑吗?

梅思繁:我在整个创作的过程当中,非常清楚读者群是儿童。我会尽量抓取那些儿童敏感的点,儿童敏感的点有时候和成人不一样。儿童们会喜欢的语言风格也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爱阅公益:虽然您说蛋糕是背景,但《小红豆》主要讲得仍是一个甜点魔法学校的故事,能聊一聊您自己烹饪的故事吗?

梅思繁:我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在上海的时候很少做家务,也很少进厨房 。我刚离开上海出国的时候是不太会做饭的,因为我妈妈做饭非常好吃,所以把我的胃灌得十分娇气。离开了家以后就等于被逼上梁山,没有饭吃了,所以只能够自己学做饭。

刚刚学做饭的时候学的是西餐。虽然在法国可以买到中国的食材,但是味道,比如青菜的味道,跟上海还是不一样的。倒是做西餐比较方便,加上法国是一个非常大的美食国度,自己本身的食材非常好,我就学做西餐了。

上研究生的时候,念书念得辛苦,压力大的时候,回到家我就倒腾做饭。然后也开始烤蛋糕,上学的时候买不起蛋糕,但又嘴馋,只能自己做。

刚刚烤蛋糕的时候我已经认识我先生了,那时候他一回到家就非常害怕,因为如果我烤烂了一个蛋糕,一定会让他吃。

我烤蛋糕的学习过程跟小红豆的学习过程是一样的,一开始磕磕碰碰、很不成形、一塌糊涂。但我是一个什么事情想要做,就会下决心去做的人,我就非要把这个蛋糕烤漂亮,烤到漂亮为止。

爱阅公益:您自己最喜欢吃的蛋糕是哪一种?

梅思繁:我喜欢吃有草莓的蛋糕,草莓塔、草莓慕斯蛋糕这些,或者有浆果的也喜欢,都是女孩子喜欢吃的。

关于父亲和母亲

我今天生活和工作的一些基石都来自于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也教给我对人生的宽阔的东西的追求,在我十六七岁的时候,她就经常鼓励我要去看天下。

爱阅公益:在《女儿的故事》和《爸爸的故事》两本书的里,已有许多关于您的家庭和成长的叙述,请您再谈谈父亲梅子涵老师和母亲对您成长过程中的影响。

梅思繁:我的爸爸妈妈跟很多的其他家庭一样,他们两个人是中国式家庭里典型的父亲和母亲不同的角色。

我的爸爸给了我很多人生大的方向和坐标,比如说对阅读的喜欢,对文字的敏锐,对文学的爱好和激情。我今天生活和工作的一些基石都来自于我的爸爸。

我的妈妈给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和质感,比如说对吃东西的热情和追求,比如说对审美和颜色的敏感以及穿衣服的搭配, 那是我妈妈教给我的。

我的妈妈也教给我对人生的宽阔的东西的追求,在我十六七岁的时候,她就经常鼓励我要去看天下。

爱阅公益:关于儿童文学的问题,您会跟父亲讨论吗?

梅思繁:我会跟他讨论,会听一些他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不一定在所有的事情上都一致,但是我始终觉得听取他人的意见和经验是很重要的。

我写完新书也会给爸爸妈妈看,但也不是所有的书我都会给他们看,例如《爸爸的故事》我没有给爸爸看,编辑也问了他要不要看,他说他不要看。爸爸是出版后才看的书。

我现在正在写的新书,我同时给了爸爸和妈妈两个人看,他们两个人给我的意见是不一样的,但对我来说都很有帮助。

爱阅公益:《爸爸的故事》这本书跟《女儿的故事》出版相隔20年吧。为什么会出《女儿的故事》这本书?

梅思繁: 对,相隔20年。一方面是编辑方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想法,但他们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到底要做什么事情。后来我们就聊到这样一个选题和想法,女儿的故事在20年以后以什么样方式给他另一种面貌的呈现,一种文学和血液上的延续和传承。

我考虑过后,觉得可以20年以后以女儿的角度重新来讲一个爸爸的故事,《女儿的故事》里面的女儿成为成年人后,再描绘记忆里经历过的父亲的形象。这件事情我无论是从作家的角度,还是小说或是个人情感的角度,都非常愿意去做。所以就决定来写一个爸爸的故事

爱阅公益:这本书很感人,好多地方我都看哭了。

梅思繁:很多人读了以后,觉得这本书触及到了他们心里面共同的对父亲这个形象的记忆和感触吧。

关于求学和法国生活

那次旅行我们不仅去了法国,也去了意大利以及欧洲其它的国家,那些地方我都觉得很好,但是让我一见钟情的是巴黎。

爱阅公益:在《女儿的故事》这本书里,您提到大二那年的暑假,父亲带着一家人去法国旅行。在那之后,您坚定地选择了去法国留学。在这之前,您有过去法国留学的想法吗?如果那次旅行去的是美国、英国或其它国家,您日后追寻的道路会有所不同吗?

梅思繁:以前是爸爸希望我出国,他可能希望我去英语国家,去美国留学吧。我在十八九岁,二十岁的时候,对未来没有非常清晰的规划,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具体想要做什么事情。

后来有了这样一个机缘,我之前没去过法国,也没出过国。那次旅行我们不仅去了法国,也去了意大利以及欧洲其它的国家,那些地方我都觉得很好,但是让我一见钟情的是巴黎。

如果你要问我,如果我当时去的是美国、英国,或者其它国家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不知道,我无法倒回来去想。按照我我现在的经历,我觉得我一定不合适待在美国。但这是这些年的留法经验之后,我知道美国不合适我。

我只能说,人生的路一步一步一个机缘,你遇上了什么,你当时做了什么决定,会决定你现在是什么样子。

爱阅公益:在去法国前,对法国文学比其它国家的文学了解得更多吗?

梅思繁:有更多的了解,当时我在上海戏剧学院学的戏剧文学,在戏剧文学里我们学的最多的就是法国人的古典戏剧。

确实是了解法国文学,但是了解依然是模糊化的、不清晰的,只要你没有真正踏上那片土地,始终没有拥抱过的感觉。只有踏上了土地,看到城市以后,你才会觉得这里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吸引我,我就要去那里。

爱阅公益:您觉得现在法国最吸引您的地方有哪些?

梅思繁: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始终会有各种各样不满意的地方,但在法国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文化的人,你是个有很多兴趣爱好的人,你不需要有很多钱,就能走入各种各样不同的世界。

你拥有走入博物馆、美术馆、电影院和其它兴趣爱好的权利,你想要看摇滚乐、古典乐、大的流派、小的流派,全都有。这些是法国有优势和魅力的地方。

法国也很自由,它鼓励精神上的自由,这也是欧洲国家共通的一个东西。

爱阅公益:您有很多兴趣爱好,潜水、瑜伽、跑步等等,这些也是到了法国以后才有更深入的接触的?

梅思繁:对的,这是法国以及整个欧洲大陆的文化特点,工作不是生活唯一的核心。当然,这跟他们的社会制度和工作时长也有关系,他们每天只用工作七小时。

欧洲国家都非常鼓励工作以外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一方面让你的生活和工作更平衡,另一方面你因为兴趣爱好而心情愉悦、舒畅,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这也是我很赞同的生活哲理。

在不同的兴趣爱好中,你会发现自己各种各样的特点以及隐藏的潜力和弱点,这些东西可能是在工作当中没有办法发现的。

比如说我在学潜水的时候,我发现我是个方向感非常差的人。在陆地上的时候方向感差还不要紧,在水里你不能方向感差,我们潜水的时候要跟着一根绳子下去,我永远都没有办法靠近那根绳子,我游着游着就不知道游到哪里去了。

克服这个生活中没有发现的弱点的过程,对我的性格、自我认识和人格来说,都起到了完善的作用。

这些不同的活动对我的创作也会有新的启发和灵感。我现在写一个历险的系列,就跟我自己的旅行和生活当中的这些兴趣爱好都有关系 。

爱阅公益:您在这些活动中遇到困难,发现自己的弱点时,不会想就不做这件事情了吗?

梅思繁:我不是所有运动都会去做,我跑步、瑜伽、潜水,主要还是因为我喜欢它们。但是我喜欢不代表我擅长,我真的擅长的事情,可能就是写作和翻译。

我在泰国学潜水的时候,我的潜水老师是一个20岁的法国男孩子,他生出来就像一条鱼,只学了四个月就能下到四十米,而我连靠近那根绳子都没有办法靠近。在我在碰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我就问自己,你是不是喜欢这个活动。如果喜欢的话,我觉得我要想办法。

这件事其实大部分人都能做,只不过是很多人可能靠不近绳子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放弃,我还是去干我擅长的事情吧。但是现在并不是让我们下到90米,成为世界冠军。这个活动你坚持、努力一下, 克服自己的困难,用心学习,做到不差就可以了。这些兴趣爱好不是让你成为世界冠军,做到不差,就能比较自如地享受其中带来的乐趣了。它会为你打开不同的世界,也会教给你如何与弱点共存,如何生活。

关于创作和儿童文学

有的时候翻译会给我创作上的灵感,有的时候创作上的写作又会给我翻译其它的文字的感觉,所以我始终觉得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爱阅公益:您开始巴黎索邦大学的博士学习后,因对写作的追求而终止博士学业,并因此跟父亲有过争吵。您做出这个选择时,对自己最高的期待和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最希望能够完成什么样的作品?

梅思繁:很坦率地说,当时的期待是非常高的。我希望能够完成像雨果的《悲惨世界》那样的作品,但是《悲惨世界》我现在是写不出来,雨果也是60多岁才写出来的。

现在很理智地说,是不是一定要写出《悲惨世界》,这个事情也没办法说。能写出悲惨世界也需要很多的机缘和人生的经历,所以不能强求。

实际地说,希望自己的每一部作品在一些年以后来看,还是觉得写得不错的,不丢人的。 这些书希望在儿童文学里也好,在成人文学里也好,都是比较特别的书,我写出了其他人没有写到的一些东西。

爱阅公益:您当时想象中自己去完成作品,并不局限于仅仅是儿童文学,也会考虑创作成人的作品?

梅思繁:对,我现在还是这个想法。我是一个不太给自己设定限制的人,成人文学、儿童文学我都可以写,但是我近期的关注点在儿童文学上。

爱阅公益:您会将自己的创作放在优先于翻译其他人作品的位置吗?

梅思繁:我觉得不会,两个东西是两样不一样的事情,是两样在并行的事情。

在翻译时,有一些可以译得快的,我会优先译,有一些书我觉得需要先放一放,沉淀一会儿,用一段时间去感受,会晚一点再译。创作方面我有了灵感后,也并不是一天就可以把它给写出来的,它需要一个沉淀和成熟的过程。

有的时候翻译会给我创作上的灵感,有的时候创作上的写作又会给我翻译其它的文字的感觉,所以我始终觉得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爱阅公益:您大学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研究生读的是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根据我的一些了解,这些年来,您不论是翻译作品,还是自己的创作,着重点都在儿童文学上。能谈谈您的这个选择吗?有父亲的影响吗?

梅思繁:我觉得是比较综合的因素,对我来说儿童文学是一个更自然和熟悉的环境。第二也跟目前国内儿童文学的蓬勃发展有关。另外也是因为我觉得在给儿童写小说和做儿童文学翻译的时候,我有很多乐趣,这是我比较喜欢的文学的类型。

爱阅公益:您觉得什么样的作品就可以被称为一部非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梅思繁:在这点上我跟《书,儿童与成人》的作者阿扎尔是完全一致的,我觉得它首先应该是适合儿童读的,但不应该是儿童长大以后就觉得没什么意思的书。它应该是儿童长大后,回过头再读也觉得有意思的,又能再读出成人的理解的书。这就是儿童文学的经典性。

在语言上它应该是适于儿童阅读的,符合儿童的心态的,儿童喜欢的书。 在叙述和故事里,我们能看到作家本身的童心。我觉得这样的作品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爱阅公益:能列举几个您自己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吗?

梅思繁:我很喜欢《木偶奇遇记》、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骑鹅旅行记》。我自己译过的《小淘气尼古拉》我也很喜欢,但是《小淘气尼古拉》是一部非常法式的作品,所以可能在中文的呈现上会让大家觉得有一点文化隔阂。

爱阅公益:您对中国的儿童阅读有什么建议吗?

梅思繁:我觉得在儿童阅读里,家长和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成年人需要懂得怎么样为儿童选好书。儿童有没有一个能把好书送到他们手里的成年人,对他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儿童本身没有那么大的鉴别能力,也没有那么大的选择能力,所以他读什么书,实际上直接取决于成年人的鉴别能力、阅读欣赏能力。

我觉得儿童的阅读应该像我和我先生小时候那样,那些优秀的读物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你的手里面。你是被那些优秀的书籍,连环画也好,图画书也好环绕着成长的。这样长大的小孩,他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都不太会差。

爱阅公益:您自己未来的创作的方向是什么?

梅思繁:我现在在写一个儿童的历险小说,我的目标是写出一套比较有趣的,有抓人情节的,会吸引儿童的阅读兴趣的书。

中文的儿童历险小说不多,我希望我的小说里会有中国文化的根基,但融入现代的诠释。我虽然不生活在中国,但我觉得中国文化里有一些非常有潜力,非常吸引儿童,完全不输给外国童话和幻想小说的元素值得开发,比如神话等等。

爱阅公益:这方面创作需要做比较多的研究吧。

梅思繁:这一系列的每一部小说,都有大量的研究在里面。这个探险系列牵涉到地理、历史、人文,所以每一本都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

爱阅公益:您能同时做好多事情,翻译、创作、生活中不同的兴趣……

梅思繁:时间是需要安排的,把生活安排得丰富一些, 这将会是作家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完)

王欣婷(2020)。寻找童书的真生命:世界童书创作者访谈录。青岛:青岛出版社。

分享:

发表回复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