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功利主义下的误读

郭史光宏
2022年4月20日

随着儿童文学日益普及,儿童绘本也逐渐受到关注。小学标准课程中,儿童绘本已引入教科书,作为延伸阅读的资源。此外,以丰富创意与想象力见称的绘本,也慢慢被应用到写话教学中。今年6月,有幸听了一堂写话公开课,授课教师用的教材就是日本经典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

绘本讲述鼠小弟穿着妈妈织的小背心,很是得意。来了一只鸭子,借走并穿上了小背心。又来了一只猴子,借走并穿上小背心。之后,陆续来了海狗、狮子、马和大象,一只比一只更大,小背心也被撑得越来越大。终于,鼠小弟出现了,“哎呀!我的小背心!”。无可奈何的鼠小弟只能拖着变得像绳子一样长的小背心,垂头丧气地走了。正当大家都以为故事将以悲剧结束之际,翻至最末一页,小背心挂到大象的鼻子上,成了秋千,鼠小弟正开心地荡着秋千呢!

荒诞、幽默、好玩,绘本将这些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吊诡的是,授课教师却将绘本主题定调为“分享”,并以此设计教学。导入环节,她让班长与同学分享巧克力;交流环节,她让学生学习鼠小弟与其他动物分享小背心的大方;结束环节,她让学生唱与“分享”有关的歌曲。乍见如此设计,当下的我顿感一阵突兀与别扭,总觉这样的诠释与绘本格格不入。

首先,鼠小弟并非自愿将小背心借给鸭子,这点从绘本里鼠小弟勉强的神情中不难看出。而之后小背心辗转被猴子、狮子、大象等动物穿上,鼠小弟都蒙在鼓里,“分享”从何谈起?而当鼠小弟终于见到大象身上的小背心,表现得激动异常。从那弯着腰拖着变形小背心的背影,可以想象鼠小弟心中的难过与悔恨。课堂上一位小学生说得恳切:“一定很难过,以后不再借人东西了。”

由此可见,此绘本只着力于表现真实的儿童心性与其中的幽默可爱,与“分享”压根儿沾不上边。那么,为何授课教师会有这样的误读?我认为,这关乎教师的儿童文学观。

在许多成人眼中,儿童文学就是“教育儿童的文学”。儿童读文学,唯一的目的就是受教育。他们认为,能明显看出教育意义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否则就没价值。而对于教师,这一点更为明显。面对文学教材,教师往往会跳过读者的角色,而直接以教者的身份去审视教材,去搜寻教材中有什么可教。缺了感性的整体把握,教师往往容易陷入“好为人师”的盲点,只看到教材中的局部,然后瞎子摸象般牵强地提炼出所谓“教育意义”。误读,常常就这样发生。

要避免误读,先得纠正儿童文学观。中国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先生曾说:“文学的功能首先是审美功能,其他功能都是由审美功能转化而来的。”只从狭隘的教育视角出发,不仅进不了儿童文学的世界,还会错将一流作品当九流。诸如《安徒生童话》、《长袜子皮皮》和《小王子》等经典之作,不是都提炼不出所谓“教育意义”,却都能震撼人心,带给人巨大精神享受吗?

大势所趋,儿童文学在未来必将与儿童教育走得更近。儿童文学素养,也将成为未来衡量教师素养的重要指标。各位同道,先做好一个专业的儿童文学读者,打好文学根基,方能在这片沃土中左右逢源,让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8.2013

分享:
Wechat Qr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