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黄先炳:少对孩子说“不”

黄先炳
2022年4月18日

电台有两个学好语文的节目。一个是专捡用错语言的例子来谈,告诉大家国语不可以这样说,应该那样说才对;另一个是说一段小品,里头穿插一些学好语文的知识,可能是字的意思,也可能是词语的正确用法①。

或许是职业上的习惯,我比较喜欢后者。

一般人以为教师的责任是“教会”学生,也就是从不会到会,从错改成对。因此,老师的口头禅是“不可以这样”,“这个不对”,“这样不行”。这是个刻板的印象,过时了!教育有更正面的指导意义,就像奥运口号一样,引领学生走向“更高、更远、更快”!所以教学设计要有起点,也有终点,前者要参考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能力,后者则是课后想落实的目标。

教育学常提醒我们,不要在学生犯错之前告诉他可能犯的错误。易言之,就是尽量从正面去引导,收效更大。

以识字为例:教师教庆祝新年的“庆”字,可以告诉学生这是由“广”和“大”组合而成的一个字。广大就是盛大的意思,盛大的欢聚一起是为了“庆”祝。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记得这个字。如果进一步写字,可以让学生就按着广和大一笔一画书写。过去,教师用心良苦,会在学生习写后提醒他们,不要把广下面的字写成犬,犬多了一点,庆是没有点的,厌才有点。

这个“好意”往往收到相反的效果,下回学生书写时,会记得老师曾经提醒过,但就是忘记到底是要点还是不点。这就好比家长要出门,却又善意提醒孩子别去碰桌上的东西一样,不说还好,说了反而提醒孩子,激发他的好奇心要看看桌上的到底是什么。

中学时为了应考,我们常做“改正错字”的练习。做久了也就习惯,猜到一个句子中哪些字是常会犯错的,如“己和已”、“既和即”、“未和末”。于是,这类习题可以很快答题。但这是出于习惯,猜到句子中哪个字错,将它改为另外一个就行了。是否真掌握“既”和“即”的用法?则有待验证。这是我们要的学习成果吗?

绘本《大卫不可以》叫很多人欣喜,就是因为切中教育新观念,不要一直对孩子说“不”。多从正面引导,孩子更乐于学习;犯错后才予以纠正,效果更加好。

“天南地北谈华语”是爱FM的老牌节目。自从李璘博士撰稿后,我非常喜欢这个节目,相信它可以引领大众学好母语。

注:

① 这个节目是爱FM的“天南地北谈华语”。可以看其中一集:youtube

 《星洲日报·东海岸》13/02/2022

341
分享:
Wechat Qr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