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四):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郭史光宏
2022年5月18日

1991年,钱伯斯首次提出“阅读循环圈”理论,并勾勒出阅读过程的三大环节:“选书——阅读——回应”。在一轮又一轮的阅读循环中,儿童的阅读视野、品味、兴趣与能力,都将逐步提升。然而,这样的描述似乎流于空泛,好像还缺少了一点什么。真正影响孩子是否成为优秀读者的,究竟是什么?经过思索,钱伯斯在两年后给出了答案——“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钱伯斯将“有协助能力的大人”置于循环圈的中心,并对三大环节起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向儿童展示绚烂多姿的文学世界,能在儿童对某课题兴致勃勃时,及时将该方面最优秀的作品带给他们;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为儿童打造舒适的阅读环境,确保他们拥有不受干扰的阅读时间与空间;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倾听儿童的读后心声,与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领着他们探索文学的更高境界。

无论您是父母,教师,或仅仅是与儿童生活在一起的人,不妨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称得上“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自己又是否在儿童的阅读过程中,给予了有效的协助?若您感到惭愧,那么是时候想想:该如何成为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钱伯斯曾说:“读者也是由读者造就的。”基本上,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必须是一个读者,一个理解儿童的读者。随着哲学、科学与医学的发展,人类逐渐“发现”儿童,对儿童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儿童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大人”,到“儿童是一张白纸”,再到“儿童是一颗种子”,我们的儿童观有了长足的进步。若仍用过时的眼光,认为儿童文学就只是要规范儿童,那我们注定要错过许许多多优秀之作。因此,我们首先得抛开成见,以一颗开放柔软的心去阅读,去发现那些真正理解、表现儿童的作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对一个读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阅读的积累。要知道,理论都是从深广的阅读经验中归纳而来的。再多的理论,也无法取代具体的阅读经验。因此,要成为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我们在抛开成见后,得大量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在海量阅读中锤炼自己的阅读品味,锻炼自己的阅读眼光。有道是“入门要正,起点要高”,为了避免宝贵的光阴虚耗在水平低劣的庸俗之作上,我们不妨参考一些儿童文学大奖的名单,抑或是一些专家学者的推荐,由此入门。儿童文学大奖如“纽伯瑞奖”、“凯迪克奖”、“格林纳威奖”、“国际安徒生奖”、“林格伦奖”等,都值得关注。

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除了得是一个理解儿童的成熟读者,还得具备引领儿童探索阅读的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推荐读物、指导阅读、组织阅读活动的能力。在这方面,家长可阅读有关“亲子共读”与“大声朗读”的书籍,并将书里的方法实践在生活中。教师则可找来有关“班级读书会”、“读书课”与“校园阅读文化”的书,将学来的方法落实到学校与课堂。结合学习与实践,边学边做,必定会走出一条自己的阅读推广之路。

在整个儿童阅读活动中,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可以给孩子提供图书和时间去阅读,还有一个吸引人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想去阅读。他可以刺激孩子想成为一位深具思考能力的读者,也可以为孩子示范读故事,并用实际行动让孩子见识一位优秀的读者该有的样子。仅以钱伯斯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与大家共勉:

“不阅读的孩子是由不阅读的大人造就的。我们的图书资源也许贫乏,图书储备太少或者受损了,或者我们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可是还有一件事可超越这一切。一位虔诚的成年阅读者,一位懂得孩子们需要什么的成年人,他才是阅读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要素。”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4.10.2013

分享:
Wechat Qr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