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史光宏: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三)——回应

郭史光宏
2022年5月13日

“我们最希望孩子们有的阅读回应就是他想再继续阅读,不管是再读一遍刚看完的书,还是读另一本书。老师们总希望看到他的学生能持续周而复始的阅读循环,因为唯有不断阅读,孩子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位爱好文学的读者。”

——英国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Aidan Chambers)

1991年,英国文学大师钱伯斯提出了著名的“阅读循环圈”,对往后的儿童阅读推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循环圈由三个环节组成:“选书——阅读——回应”。上两篇文章,分别讨论了“选书”和“阅读”的部分,这回接着谈“回应”。

遇见打动自己的书,我们在阅读后往往会热情高涨、思潮起伏。若书令人兴奋,我们会寻人分享内心喜悦;若书令人感动,我们会寻人宣泄心中激动;若书令人困惑,我们会寻人交流释疑。儿童也一样。钱伯斯说,“在倾听别人的读书经验并与人分享自己心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某种形式的读后心得发表,参与者可以交换信息、分享热情;同时,探索不同阅读领域的意愿也提高了。”

“回应”的意义,就在此处。“回应”,可大略分为两类:轻松的闲聊与专业的教学。前者长于自然,能水过无痕地分享热情;后者长于专业,能深刻地剖析作品,加深闲聊的深度,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

轻松的闲聊,常出现于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的瞬间。也许是饭桌上的天伦时光,一家人不经意聊起最近读的好书,分享个中乐趣;也许是课堂上谈到某个话题,师生不经意想起某部作品,蜻蜓点水般聊了一会儿。这些瞬间看似无心插柳,却能因此“柳成荫”。回想当年,我们都曾经被自己喜欢、尊敬的大人影响。这些人说起自己读过的书、心中曾有的感受,我们多半能听得进去,同时在他们的建议和鼓励下,找到相同的书读起来。由此可见,无论父母或师长,若能每周与孩子围绕阅读聊个20-30分钟,不仅能维持孩子的阅读热情,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还能找到共同话题,促进亲子关系。

然而,如果我们还期望孩子成为一位深具思考能力的读者,那么光是轻松的闲聊方式是不够的。我们要帮忙孩子发展他们与生俱来的提问、报告、比较、判断等能力,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说是一项相当专业的技巧。就目前来看,这类教学常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呈现。教师精心挑选一本适合学生的好书,让孩子们在课外读完后,用课内的时间来组织讨论。从理念到操作,“班级读书会”都具备一定专业性,无法在此一一详述。还好,钱伯斯于1993年发表了非常具有理论开创性的《说来听听》(Tell Me: Children, reading and talk),详细予以介绍。此外,中国岳乃红老师与台湾林美琴老师都各有专著《班级读书会ABC》和《儿童阅读新识力:儿童读书会与班级共读》,其中涉及班级读书会方方面面的细节,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一读。

除了上边提到的,回应孩子阅读的方式其实包罗万象。一些学校组织学生阅读某位作家的作品,然后把该作家请进校园,来一场“作家见面会”。一些学校则设置“好书排行榜”,鼓励学生、家长、教师与校长推荐各自的心头爱书。一些学校也定期举办“书香嘉年华”,开展讲故事、戏剧表演与书展等活动,营造阅读氛围。只要能让孩子的阅读热情持续保温、阅读视野逐渐拓宽、阅读品味不断深化,不妨尽情挥洒想象力与创意,开创更多精彩纷呈的回应形式。

从选书、阅读到回应,一段美妙的阅读历程将引领孩子进入下一轮循环。如此周而复始,儿童的阅读将进入良性循环,其阅读视野、品味、兴趣与能力,都将在这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升华。至此,循环圈描述了一个理想的儿童阅读状态,然而它似乎还缺少了一点什么。钱伯斯自己也意识到了:“不阅读的孩子是由不阅读的大人造就的。我们的图书资源也许贫乏,图书储备太少或者受损了,或者我们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可是还有一件事可超越这一切。一位虔诚的成年阅读者,一位懂得孩子们需要什么的成年人,他才是阅读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要素。”

于是,钱伯斯在完善后的阅读循环圈中加入了“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并将其置于循环圈的中心,与三个环节息息相关。“有协助能力的大人”,究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他在三个环节上又起着何等举足轻重的作用?且待下回分解。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30.9.2013

分享:
Wechat Qr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