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郭史光宏:把孩子当孩子(一)——从发现儿童说起

郭史光宏
2022年5月26日

“过去是父母提供孩子一个呵护的空间,孩子由于不明事理,而由父母代为作决定,现在这个空间已不复存在。现代思维以及成人与幼童建立伙伴关系的观点,已经成为现今教育学的主流,并且被视为正面改变教育孩子的教育成果。实际上却正好相反,这不但不是改进,反而是恶化;准确来说,是一种对社会具有灾难性后果的挟持。”

——德国儿童心理医师麦可温特霍夫(Michael Winterhoff)

有关儿童的教育,自来是众说纷纭。美国的“虎妈”蔡美儿扛起了“权威式教育”的大旗,英国的夏山学校则发出了“自由教育”的呐喊。在“权威式教育”居于主流的年代,“自由教育”饱受争议;而当“自由教育”逐渐崛起为主流,“权威式教育”又备受批判。当“自由”、“民主”、“人权”慢慢抬头,甚至渐渐流行起来,进入儿童教育的世界,我们的儿童教育是否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17世纪以前,人类的认知之中并没有“儿童”的概念。当时的孩子,只被当成“未长大的成人”。教育的意义,只为了让他们尽快具备工作能力,然后投入社会,分担成人的工作。孩子什么都不懂,只需按成人的意志成长即可。十七世纪的英国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就曾把孩子喻为“白板”,可任人随心所欲地描画或铸造。

一直到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终于“发现儿童”。他于1762年出版了著名的教育著作《爱弥儿》,明确指出儿童是与成人完全不同的独自存在,成人要尊重儿童。卢梭还提出了自然人的教育思想,指出正确的教育应该是使儿童的自然感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儿童教育必须顺其自然。卢梭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随着医学、脑神经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儿童”作为与成人不同的独立个体已被广为接受。于是,专为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开始涌现,“小儿科”成了医学中的专业学科,“儿童心理学”成了日益重要的学术领域,专门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也渐渐订立。一时间,尊重儿童、爱护儿童、相信儿童等口号越喊越响。儿童教育的前景,看似一片光明。

然而就在此时,德国儿童心理医师麦可•温特霍夫以二十年实务经验为基础,发出了惊心动魄的警告:我们将再度面临“童年缺失”的危机,“儿童”将再次消失在人类的认知之中。温特霍夫医师究竟何出此言?且待下回分解。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12.11.2013

分享:
Wechat Qr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