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我“误”了学生吗?

郭史光宏
2021年3月4日

“有头、有尾再加个猪肚的作文套路训练,毕竟比较简单,经过多个来回的反复,绝大多数的学生的作文,看起来蛮‘成熟’、‘老练’的,阅卷的老师的作文审美大都又与之相配套。其代价,却是学生作文的生命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丧失。”

中国特级教师管建刚

当理想与现实相矛盾,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你会做何选择?

何谓写作?为何写作?我国小学华文课标列明,“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我深以为是。于是,我带着学生办起了班级的双周刊——《我手写我心》。学生自由拟题,分享各自的生活故事。只要感情真挚,即予发表。单纯的相信,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写作生态,会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水涨船高。

对于《我手写我心》的创刊,你还是激赏的。然而,你的脸色亦不自觉透出一丝挂虑,担心学生长期如此,将应付不了考试。学生天真奔放的文风,会受到考官的青睐吗?学生无拘无束的写作形式,能够为考试制度所接受吗?你苦口婆心,怕我好心做坏事,误了学生。这“误”字听在耳中,我的心不禁一沉,惴惴不安之余竟陷入沉思……

你说,应试作文有一定规格与要求,不问独特新颖,但求四平八稳。若文章与众不同,则需看考官的审美口味,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狱,极为犯险。于是,为保学生金榜题名,你要求学生规规矩矩作文。不要天马行空,不要写离现场,记得用上几句成语,融入几个道德价值。有头有尾,加上几个内容,嗯,这样就够了,不要假厉害。

于是,你按这个训练套路,领着学生,一道道命题作文来练,一篇篇所谓“范文”来背,一段段所谓“优美句”来记。你看见了学生日趋平稳的作文,你看见了学生日益提升的分数,你还看见了一篇篇越来越接近你心目中“范文”的学生习作。你窃喜。你没有看见,学生一日不如一日的写作热情,学生日渐消磨殆尽的创意。你似乎也没察觉,学生已渐渐失去我手写我心的能力。除了作业,除了考试,学生竟不知道作文还能是什么。

你说,必须这样,才不会误了学生。

我困惑。尝试将两种情况推向极端。

用你的方法,应试地一练再练,学生收获了漂亮的成绩单,也许因此进了所名校,顺利大学毕业。但同时,他失去了自由写作的机会,他没能感受到写作在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时所带来的荣耀与满足。甚至,他也许写不出真挚的文字,做不成一个坦荡荡的真人。

用我的方法,让学生在自然的生态中天马行空、有感而发、自由自在地我手写我心。没有套数,没有范文,没有“道德正确”。也许,学生因此拿不到让人惊艳的分数,进不了名校,甚至无法上大学。但同时,他爱上了写作,他享受到直抒胸臆所带来的痛快淋漓,他无愧于自己真诚的文字。

两个极端,哪个更称得上“误”了学生?

当然,将情况推向极端只是为了使我们把问题看得更清楚。现实中,难道“应试”与“自由”真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应试教育,肯定无法导向健康的写作生态,也务必残害了学生长足的、可持续的写作生命。那么,以激发写作动机、开拓写作意志为主轴的“我手写我心”教育呢?兴趣激发了,热情高涨了,能力培养了,学生还会倒在考试的门槛之下吗?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2.5.2012

分享: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