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日积月累,水滴石穿

郭史光宏
2021年1月5日

“要想让阅读成为班级普遍风气,必须将读书的种苗播种、耕耘在课堂。如此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让读书成为学生学校生活的一部分,让读书成为呼吸一样自然而有节律的事情。”

——中国小学语文教师薛瑞萍

日有所诵       

   《日有所诵:叩启儿童的天赋之门》发表后,一些朋友对“日有所诵”颇感兴趣,想在校园推动,进一步追问具体该如何进行。根据中国儿童诵读教材领跑品牌亲近母语,“日有所诵”的实践原则有三:持之以恒、熟读成诵、适当指导。

   持之以恒:做到每日诵读,以便使习惯成自然,让孩子不觉得诵读是额外的负担。每日诵读,并不一定要求每天诵读新的篇章,温故而知新,诵读也需要不断复习。熟读成诵:建议用各种形式来加强孩子的记忆,同时培养孩子的语言感受能力。一些篇章可以水到渠成,让孩子熟读成诵,一些不便于记忆的篇目则可以让孩子熟读,不一定要求背诵。适当指导:根据孩子的程度与能力进行适当的阅读指导,但孩子对作品只要大致理解、粗知大义即可,不必字斟句酌。

   具体落实到日常教学生活,我的做法是这样的。我会预先影印好一周的诵读材料,并派发给学生,鼓励学生先自行看过读过。每天早晨6点45分,随着太阳初升,我们班的“日有所诵”正式掀开序幕。先是复习一周内学过的篇目,每篇诵读两遍,温故知新。

   接着,进入当天要学习的篇目,我会领着学生逐句诵读作品,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要求做到字正腔圆,读大声,读正确。领读一遍后,我会针对作品中艰深的字词稍作点拨,或提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玩味篇章中的艺术特色。此环节强调激发学生兴趣,切忌长篇大论、唠叨长气。

   而后,我会和学生一起诵读作品两遍,要求做到正确、流利。若有相关作品的朗读音频,我会在这个时候播放,让学生参考别人是怎么诵读的,见贤思齐。最后,若有余暇,则让诵读热情特别高涨的几位学生独诵作品,读出自己对作品的感觉。“日有所诵”全程大约费时20分钟。

   我们周一、周二读“精选篇目”(如:《晨读对韵》、泰戈尔《飞鸟集》),周三读“韵语儿童文学”(如:民间童谣、儿歌),周四读“儿童诗”(如:林焕彰《花和蝴蝶》、金子美玲《露珠》),周五读古诗词(如:李白《劳劳亭》、王维《竹里馆》)。这样的规划,是想让学生更全面地接触各类型的文学体裁。

   我班的“日有所诵”,大致上遵循以上流程,一周五日风雨不改,至今从未间断,期许能做到“持之以恒”。“日有所诵”,是教师透过朗读的力量,将一篇篇短小精悍的经典名篇带到孩子生命中的尝试。然而,文学的天地无限辽阔,其中有许多篇幅较长的故事与小说,这是“日有所诵”无从兼顾,也无须兼顾的。有鉴于此,我在班级开展了“每日持续默读”计划。

每日持续默读   

     对“持续默读”(SSR,Sustained Silent Reading)的认识,主要来自美国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此概念有许多内涵,包括DEAR(Drop Everything And Read,抛开一切,专心阅读)、DIRT(Daily Individual Reading Time,每天个人阅读时间)、SQUIRT(Sustained Quiet Un-Interrupted Reading Time,持续不受干扰的阅读时间),以及FVR(Free Voluntary Reading,自发性自由阅读)。

   研究阅读的专家罗伯特与马琳•麦克瑞肯(Robert and Marlene McCracken)研究了各种技巧并经学校实验验证后,归纳出几个“持续默读”的原则:孩子独立阅读的时间必须限定在一定时间段内;每个学生应自行挑选要看的图书、杂志或报纸;教师与父母也要陪同阅读,以身作则;不要求学生写读书报告,也不作任何分数记录。

   我是这样开展“每日持续默读”的。每天放学后,下午1点15分,我会带着一本有趣的童书进教室。由于此计划属非强迫性质,有兴趣的学生就留下,不愿参与的可回家。到了课室,我会要求学生挑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可以选自班级阅读角,也可以从家里带来),然后在各自的座位各就各位。1点20分,我掩上课室的门,扭开收音机。“翻开一本书,打开一个世界”,轻音乐(一般用钢琴曲)响起,我和学生开始进入文学的世界。从这一刻起,没有人可以发出声音,没有人可以进课室打岔,没有人可以干扰别人,违规者不得参与此计划。十分钟过去,我合上书本,打开掩着的门,“每日持续默读”正式结束。要回家的学生可以离开,还不想从文学世界抽身的可以继续沉醉其中。

   日复一日,“每日持续默读”让我有机会静下心来,也读了不少的书。我不会在意参与学生的多寡,做就是了。坚持就是胜利,我相信阅读的力量会悄悄蔓延,渐渐影响班级里每一位学生,校园内每一个成员,甚至校园外的朋友,包括教师,包括家长。

   人的成长是渐进的。慢,需要的是耐心与坚持,带来的是丰厚与踏实。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我相信。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9.2.2012
分享:
Wechat Qr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