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陈诗蓉:教师需要被看见

陈诗蓉
2021年2月10日

2020年林连玉精神奖得主黄先炳博士发布得奖感言时说:“被看见的感觉真好”。是的,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课堂中的学生会因为自己的存在被看见,而大受鼓舞;默默为家庭付出的家庭主妇,会因为自己的辛劳,有人看见有人懂而甘之如饴;负责教书育人的教师,同样会因为被看见,而更乐意奉献。

大家不难发现,“做半天工”、“假期多”、“工作轻松”等字句特别容易触动教师的神经。去年6月,当第一次行动管制令结束,学校准备复课之际,有媒体报导说“老师即将开工”就让许多教师感觉气不忿,不满的情绪像被点著的火苗一样,在社交媒体倏地炸开。为什么呢?因为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没被看见,被珍视。

圈外的人大多只看到学校关闭,老师不用上班,继续领薪资,却不知为了让居家的学生能够停课不停学,老师所付出的时间与心力,所承担的任务并不比平时少,特别是在一切尚未明朗,刚转为线上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跨越障碍,掌握新技术新技能,找出新的应对方式。虽然不用按时打卡上下班,但工作时间却可能比正常的办公时间更长,不论是专业素养或心理素质都受到极大考验。

有人认为,只要内心够强大,实在不必仰赖外在的肯定;只要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又何须在意自己的付出有没有被看见?内在自我的肯定确实比外来的认可更重要、更可靠,但是又有多少人强大到可以仅靠自我肯定支撑,不必寻求外在的认同呢?

除了教师,社会中还有许许多多不同领域的人在为我们服务,他们同样需要被看见、被肯定。一个孩子会因为被看见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因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变得更有自信,因为自信而对自己有更高的期许──相信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做得更好,也更愿意去把事情做好。大人何尝不是这样呢?

所谓“看见”不是表面的恭维、赞颂,或是在特定日子才涌现的特别待遇,而是贯串日常的尊重、理解与信任。当然,教师不是完人,在庞大的教育体系中,也难免有枯枝,只是希望大家都能释放更多善意,以理解代替指责,以对话代替辱骂,以沟通化解分歧,特别是在疫情当前,风雨如晦的时刻,没必要再相互伤害。

教师不是为了要让别人看见才付出,但是如果付出之后能够被看见,被珍视,被认可,哪怕劳形苦心,却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在辛苦中也能收获幸福,将强化教师对教育事业,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使教育步伐变得更坚定更有力量。

此文刊于:东方日报2021年01月14日| 专栏:龙门阵

分享: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