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师的2011阅读史

郭史光宏
2020年12月22日

“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决定这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中国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教授

岁末回首,一年下来总算读了些书,教育、学术、文学、科学、传记、随笔……七零八落凑成五十几本。投身杏坛,埋首于教学与文书等琐事之余,仍得以漫游书海,值得感恩。兴许是初入教学现场,今年所读之书,大部分都关乎教育,理论与实务兼有。且列出几本对我启发较大之书,略谈个人的阅读感受。套一句钱理群先生的话,“我姑妄说之,大家且姑妄听之”吧!

Stephen D. Krashen著,李玉梅译《阅读的力量——从研究中获得的启示》

以“阅读”为主题的书不少,但一般上不是在喊口号,就是一些经验分享,让人读后虽感觉良好,对于阅读实际上能产生的效果却往往模糊朦胧。有别于一般的泛泛而谈,阅读研究专家Stephen Krashen多年来踏踏实实进行了许多大规模且严谨的研究。这本《阅读的力量》就是作者的研究结晶。薄薄百多页的篇幅,引述了大量的研究个案与数据,有一分资料说一分话,观点中肯新颖,论证铿锵有力,向读者展示了“阅读的力量”。读这样的书,让我们不再只是感性地“迷信”阅读,而能更理性地“相信”阅读。

林美琴《儿童阅读新识力:儿童读书会与班级共读》

作者林美琴是台湾儿童教育圈的佼佼者。林老师不只在教学的部分表现出色(著有《上作文课了!》),对于绘本拥有个人的独到观点(著有《绘本有什么了不起?》),还是台湾儿童读书会的主要实践与推动者。《儿童阅读新识力》就是林老师为“儿童读书会”写的一本“教科书”。称之为“教科书”其实并不为过,此书详细论述了“儿童读书会”的概念、原则与形式,提出了经营儿童读书会的具体操作方法,理论与实务兼具。封底的一段介绍深得我心:“(此书)是老师、故事妈妈与儿童读书会带领人的必备工具书!”

李伟文《电影里的生命教育》

无论是回首自己的成长岁月,还是基于这几年来置身教育现场的观察,我对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一直没有好感。隐隐感觉到,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似乎正走向教育的反面。虚假的情境、僵化的标准答案,培养出的不是品格高尚而能独立思考的公民,而是虚伪而脑残的愚民。茫然之际能够读到《电影里的生命教育》,实在幸运。

作者李伟文的背景很有特色。他是位牙医,同时也是荒野保护协会理事长,曾任电视公司董事,并为许多报刊杂志撰写专栏。如此丰富的知识背景,造就了李伟文的宏大视野。此书是作者多年来陪着孩子从电影中进行生命教育学习的心得记录。

李伟文说,“要能够真正影响生命、改变行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被感动后所产生的力量。因此,看电影,而且是很专注的看适当的电影,成为一种选择。当孩子精神上可以投射成为剧中的主角,跟着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面对生命的困境与抉择时,看电影就可以是一种模拟的‘情境教学’。”电影,应当成为教育的珍贵资源。

严长寿《做自己与别人生命中的天使》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本“教育类”的书,但启发我甚大。“做自己与别人生命中的天使”,何解?严长寿先生如是说,“你是自己的天使,只有你能决定自己的未来!而当你愿意去做别人的天使,生命才得以丰满。你需要的很简单,就是拥有天使的一双翅膀。一支翅膀帮助自己,一支翅膀帮助别人。这一双翅膀将带你飞翔、突破未来的天空,让你更有力量,掌握这个世界。”书中,严先生以一个个动人的生命故事,一次次让人见到那双隐形的翅膀。读此书,我几度为字里行间跃动的热忱而兴奋,为沁出的博爱而感动。犹记得合上书本之际,眼眶已湿。

近日读中国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里头一段话让人冷汗直冒:“中小学教育的管理机制其实也是把教师导向僵化和‘傻化’的。局长、校长最欣赏的,往往不是喜欢动脑筋思考的人,而是按领导的指示傻干活的人,或者沿着领导的路子‘思考’的人,不需要独立思考。所以,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教书时间越长,思维越僵化,头脑越简单。在社会其他行业的人看起来,自然就是‘傻’了。”

王老师接着写:“如何避免这种精神退化呢?一定要读书,一定要不断寻找比自己更聪明的人,和他们交流,以砥砺自己的头脑,保持自己思维的活力。”读到这里,想到一年下来还读了些书,总算可以勉强松口气,拭去额上冷汗。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3.1.2012

分享:
Wechat Qr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