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不会是无缘无故的,一定有理由,你要明白的是它的理由。一堂坏课,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也一定有原因,你要找到它的原因。当你对理由明白得越多,当你对原因知道得越多,那么你对教学的理解就会越清晰,自己的教学也才会做得更好,做得更对。”
——中国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王荣生
过去一年,疫情笼罩,课堂从线下搬到线上,很多老师把精力放在探索技术。Google Classroom、Meet、Zoom、Padlet、Wordwall、Quizizz、Kahoot……积极探索是好事,各个技术平台的熟练操作也能让教学事半功倍。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技术再精湛,还得依附在扎实而进步的核心理念上。决定教育素质天花板的,始终还是教师的专业素养。
以课文的阅读教学为例,既可通过Meet或Zoom同步交流,也可应用Quizizz设计问卷,还可结合Padlet展示成果。然而,这些技术平台固然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最最关键的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组织。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什么、怎么学;在老师看来,就是提什么问题、如何引导思考。技术平台的操作可在短期内掌握,专业素养的提升却只能长期积累。
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善用网络技术打造学习共同体,开展“研课·课研”小学华文阅读教学工作坊,透过备课、观课、评课、辩课,促进彼此的专业成长。工作坊分两个部分:研课和课研。研课,我们围绕特定课文,分别就教学文本的解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组织进行探讨。课研,我们以公开课的形式展示研课成果,再针对课例进行反思。
上个月,第一期工作坊正式开跑,研讨教材为三年级童诗《被子的大地》。1月30日和2月6日,40位小学教师和师范学员线上研课,从读者、研究者和教学者的角度,多方位解读教材并设计教学。这次研课,我们邀请了中国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怀源老师前来指导。李老师参与了第一次研课,对活动深表认同,第二次研课还带了几位中国小学教师一同来参加,让共学的火花愈发璀璨。
2月20日,工作坊进入课研环节。陈妍荟老师和杨慧萍老师带着研课团队的成果,给真实的学生上了两堂同课异构的线上公开课,近2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从旁观课。课后,两位授课老师就各自的教学进行说课,并与观课的朋友们共同辩课。压轴的是两位评课嘉宾。《日有所诵》主编丁云老师点评了两堂课的亮点和缺失,结合课堂细节论述了童诗教学的重点。《中国童诗》主编雪野老师则提出了“经典引路,我们陪护”的教育观,点出了两堂课的深层问题,发人深省。
从研课到课研,我们希望带领老师们共同经历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课堂实践和课后反思的过程,在一篇篇课文和一堂堂教学的沉浸和来回中碰撞交流,促进彼此的专业素养。一路上,除了要求每个人主动参与,我们也邀请专家从旁指导,尽力聚集最好的因缘,打造最好的共学平台。
第一期“研课·课研”小学华文阅读教学工作坊已圆满落幕,第二期工作坊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即将于3月份的学校假期上线,敬请期待。
刊于:2021年3月2日《中国报》
【延伸阅读】
- 黄先炳《从研课到课研》
- 李怀源老师团队的记录《跨国教研,我们一直在线》
- 李怀源老师团队的记录《跨国教研,我们一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