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童书中的“药”、“可乐”和“水果”

郭史光宏
2022年2月22日

 “它(水果)是真正的美味,但吃起来必须用力,也就是要‘亲口尝一尝’,不像药片那样一吞就得,也不像可乐那样喝下去就是,所以有的孩童就懒于吃它,宁可喝软饮料。而真正喜欢上了水果,人的口味也就会变得丰富和成熟起来。”
——中国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

  书局里,小女孩兴致勃勃地翻阅着一本趣味盎然的绘本。见父母来到,小女孩一脸殷切,恳求他们买下绘本。两老摊开绘本翻了翻,爸爸皱起眉头:“才这么几个字,又这么贵,在这里看完就好,不用买啦。”妈妈悄悄在爸爸耳边低语:“不过一个故事,又没什么教育价值,不好。”两老开始在书架上搜索,眼神很快聚焦到一本书上——《365个睡前故事:让孩子成为品格良好的乖宝宝》。两人交换眼神,如获至宝地抽下书本,牵着一脸不舍的小女孩走向柜台。

  以上情景,无数次在我眼前上演。为孩子选书,大人考虑的往往是价钱与教育价值。而所谓“教育价值”,则取决于书中是否出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或者“所以,我们应该……”这样的句子。看到这样的内容,父母就放心了,并且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样的书必能帮助孩子成长。然而,教育真的如此肤浅简单?

  也曾见过另一种父母。只要是孩子愿意读的书,他们都愿意买。他们很少真的去了解孩子喜欢的书究竟素质如何。他们无限相信开卷有益,只要孩子爱读,读什么都行。然而,开卷一定有益吗?儿童的阅读时间有限,若读的都是素质低下的作品,是一件好事吗?

  中国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曾将童书分成三种,并以“药”、“可乐”和“水果”来比喻。

  一味强调教育价值而不强调文学性的童书,像药。这类作品觉得儿童不懂事,有毛病,需要教育,于是通过故事,引出教训,让他们牢记在心。这类作品受到众多父母的青睐,但它实际上只能进行教条式的灌输,非但很难帮助孩子成长,有时甚至会让孩子对阅读大倒胃口。(可参见拙文《儿童文学的教育智慧》,载2012年12月19日《联合日报》)

  而只求市场效益好,一味讨好儿童口味,写得浅显热闹但却没有真正内涵的童书,像可乐。这样的书,稍有文学修养的人一读就会反感、起疑。读这样的书,孩子会很轻松快乐,但内心不会受到激荡,灵魂不会受到触动。它类似连续剧,能让人穷追不舍、欲罢不能,却不会在心灵上留下一点痕迹。不仅如此,一个孩子如果喝可乐喝上了瘾,那是会如饥似渴的,而且他们会强烈地排斥其他食品,再好的饭菜水果也难以吸引他们。

  刘绪源先生说,只有那种真正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儿童文学佳作,像水果。“水果是原生态的食品。它有营养,但不是针对性地用以治病的,吃它只是享受,在享受的同时,营养被吸收,慢慢地也就有了健身的作用,这正如审美作用的转换——它可以转换成某种教育的效果,但那是审美沉淀后的自然的结果,并不是刻意为之的,更不是单向或单一的。”

  儿童阅读,需要迎合,更需要引领。一味的迎合,只会让儿童沉溺于可乐之中;狭隘的引领,则会让儿童成为药罐子,最终胃口全失。市面上,药、可乐、水果皆有,我们如何从中挑出健康无害的水果,拿到儿童面前呢?我认为,要练就这么一双火眼金睛没有捷径,唯有让自己抛开成见,丢掉教条,用一颗真诚的童心去阅读世界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在逐渐积累起来的阅读经验中,建立自己的“水果标准”。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曾说,大人是第一读者,儿童是第二读者。好书被大人看见了,才有机会来到儿童面前。有大人正确的选购和推荐,儿童的阅读才可能适当和精质。

  我们准备好扮演称职的“第一读者”了吗?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8.5.2013

分享: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