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史光宏:把孩子当孩子(三)——看见儿童,当好大人

郭史光宏
2022年6月9日

“我们必须时刻注意,父母最重要的使命是陪伴孩子完成心理发展的过程,而协助孩子贯彻生活准则只是其中一部分。要是父母完全只注重贯彻生活准则,便会采取权威式教育来贯彻教育理念,让孩子变成没有独立人格和创造力的人;我们必须认真看待这项使命,才可能让孩子成年后和我们一样正常生活。”

——德国儿童心理医师麦可•温特霍夫(Michael Winterhoff)

上一篇文章,我们谈到了三种亲子关系障碍:夥伴关系、投射关系和共生关系。在“夥伴关系”中,大人成了与孩子平起平坐的伙伴,丢失了引导的责任;在“投射关系”中,大人利用孩子来获得满足感,一味地迎合与讨好孩子;在“共生关系”中,大人把孩子当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成长。三种亲子关系障碍中,孩子都没被当作真正的“儿童”来看待。

必须明白,儿童决非一张白纸。他们带着各自的基因与精神图谱来到世界。意大利蒙特梭利医生称之为“精神胚胎”,中国朱自强教授则用“种子”来比喻他们。身为教育者的成人,不能霸道地主宰儿童的成长,却也不能完全袖手旁观、置之不理。我们必须当个称职的园丁,提供他们所需的阳光、土壤与水分,陪伴他们健康长大。理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当可从三种亲子关系障碍中解脱,真正把孩子当孩子。

那么,接下来又该如何?温特霍夫医师提出了回归正常亲子关系的三大要素:制定规范、划清界限、确立教养的方向与态度。

制定规范

儿童,尤其是幼儿非常欠缺生活自理能力。此时,父母为孩子制定规范可为他们提供安全和依靠。简单的规范可以是每天一样的活动行程:在固定时间起床、午睡,然后早点上床睡觉。孩子较大以后,也要根据需求改变规范。例如,小学生必须知道,下午自由活动前要做好学校作业。对孩子来说,规范为他们提供了行为准则;对父母来说,制定规范就不需要再以专制的方法强迫孩子做事。必须注意的是,“等孩子具备认知能力时(即三岁以后),亦即孩子的世界观摆脱幻想阶段,在心理上可以区分‘我和你’之后,这种规范才有意义。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结果是孩子有能力把父母当作客观的沟通对象,并且感受到父母的呵护。”

划清界线

当孩子不遵守规范或行为出现偏差时,父母应该与孩子“划清界限”。比如,当父母在与朋友谈话,孩子爬到父母膝盖上玩,父母不应顺从他(也没必要大声斥责或打骂),而是要轻轻推开孩子。此时,父母并非以权威来恐吓孩子,而是划清了界限,以不卑不亢的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孩子在此看到的界限,可促进今后的心理发展,让他分清“你和我”,也明白自己不能像控制东西一样操纵别人。

确立教养的方向与态度

制定规范、划清界限,两者都是对应儿童行为的重要方法。然而,更为根本的还是我们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解。这将决定我们教养的方向与态度。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它的每个方面,都必须参照这些加以考虑。”教育儿童,须从理解儿童开始。教养儿童,也得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有一定认识。婴儿、幼儿、孩童、青少年,每个阶段,儿童的心理成熟度都不同。何时需律之以法,何时可动之以情,何时又能说之以理,这都需要我们成人对儿童身心发展深刻洞悉。唯有真正认识“儿童”,才能确立教养的方向与态度,使各种教养方法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近来读台湾李显文老师的《高效能父母学》,启发甚大。李老师拥有17年咨商辅导经验,带过多场父母效能课程。通过此书,她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亲子关系,将教养孩子的方法分解成若干步骤,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思路指导。如果说麦可•温特霍夫医师的“小皇帝”系列作品让我们从观念上反思现代教养问题,那么李显文老师这本书当可作为后续的操作指导手册。

此文刊登于:《联合日报》29.1.2014

分享:
Wechat Qr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