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庆典,各班学生轮流登台表演。其中,幼儿园小朋友的手语表演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天真灼热的眼神、一丝不苟的动作、执着坚定的脚步,看着看着,不觉痴了。回首望了一眼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一副心不在焉、漫不经心的样子,不禁感触良多。六年的小学教育,究竟给了孩子什么?抑或是,夺走了什么?
台湾作家张晓风有篇文章,结尾问道:“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身为小学教师,我不时想起这个问题,并追问自己:教育是什么?小学教育是什么?培育怎样的学生?当个怎样的老师?
当下的教育体制,似乎认为小学教育的责任在于训练孩子的基本能力,并以制式测验来衡量教育的成功与否。所谓“基本能力”,就是各个学科的知识:语文、科学、数学、地方研究、生活技能等,其中又以语文和数理为重点。而“制式测验”,则指小六检定考试(UPSR)了。换句话说,只要学生掌握了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又在检定考试中考获佳绩,小学教育即算功德圆满。这样的教育观,究竟有没有问题?
不难发现,以上教育观将儿童视作一张白纸,任成人为其上色。此“白板论”源自17世纪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充分突出了“教育”的重要性。然而,随着心理学与生物学的发展,此观点在21世纪已经过时,因为它忽略了儿童在诞生之初即具备的遗传心理结构。中国儿童文学家朱自强引用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的观点,说明儿童的心理就像精神胚胎,其心灵深处早已蕴含着一个蓝图。朱教授于是说道:“儿童的心灵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颗蕴含着生命力和人性价值的种子。”
既然儿童是种子,教育就该是阳光、空气、土壤、水分。教育应该做的,是为每颗种子提供空间与养分,让每颗种子按自己的规律成长。是一颗香蕉种子,就长成一棵健康的香蕉树;是一颗榴莲种子,就长成一棵壮硕的榴莲树。即使榴莲的市场价值较高,我们也不能强求一颗香蕉种子长成一棵榴莲树。勉强,只会让种子提早枯萎,或长成一棵畸形的树。
回到当下的教育体制。我们用一致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孩子,用统一的测验来衡量所有孩子的能力,用划一的课程来规定所有孩子的学习。我们重视“主科”,蔑视“副科”;强调“学术”,排斥“课外活动”;重“成绩”,轻“德育”。你会发现,在这样的体制下,脱颖而出的往往是极少数。更多的人从不尽情探索自己的能力与兴趣。他们总觉得自己与整体教育文化格格不入。毕业后,他们不清楚自己的志趣,不了解自己的强项,甚至感觉不到活着的意义。
显而易见,当下的教育没能让孩子的潜能大大发光,也无法成就每一个孩子。英国潜能开发先驱肯·罗宾森在其著作《让天赋自由》中的论述一针见血:“教育系统本应为我们开发天生才能,让我们在世上生存发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甚至,还扼杀太多学生的个人天赋与能力,浇熄他们的学习热情。这其中存在着极大的讽刺。”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观点发人深省:“儿童在没有教育以前,有一种天生的本能、性情和冲动。教育就应该以这些东西为根据,为基础,不然就没有教育可施。”教育是什么?小学教育是什么?培育怎样的学生?当个怎样的老师?
“让天赋自由”,似乎可作为思考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