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诗蓉:破除误解:谁说至少得给TP3?

陈诗蓉
2021年9月29日

“真的能给学生TP1或TP2,不是说至少得打TP3吗?”

“把低于TP3的评估报告交上教育局,据实相告的话,会不会后患无穷,被要求呈交更多的报告?”(备注:TP是Tahap Penguasaan的缩写,指学习掌握程度。它从TP1-TP6,由低至高分为6个等级,TP6最佳,TP3是基本掌握)

两年前,当教育部宣布废除低年段考试,要求实施课堂评估后,就常听到老师提起上述问题。今年UPSR正式废除,而今步入须向家长、教育局汇报学生学习进展的季节,同样的问题依然不断被提起。

为什么会有至少得给学生TP3的“传言”呢?相信是误读、误解了教育部在2018年所发布的《课堂评估指南》(Panduan Pelaksanaan Pentaksiran Bilik Darjah 2018)中的指示。

这份指南在第3章节第2项谈及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时,有一段这样的文字(第12页)说明“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得到相应的辅导,以便都能拥有达到至少TP3的机会”。问题就出在这里,读的人只看到至少得达到TP3,而忽略在这之后还有个转折句,追加说明“无论如何,存在个体差异,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能力在同一时间达到TP3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持续努力,透过后续行动协助学生提高学习表现”。

从以上引自《课堂评估指南》的说明看来,我国教育部对课堂评估的理解与定位是清楚、明确的。我们改用形成性评估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assessment for learning),而非把它评判学生学习结果(assessment of learning)的手段,同时尊重个体差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

虽然希望最终能帮助每个学生都达到至少TP3,即“基本掌握”的水平,但却非常务实,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学生的资质以及生命发展节律并不相同,因而不要求一蹴而就,不盲目要求整齐划一,而是允许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步伐,用自己的速度前进。

评估是助学生改进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依据不同需求,调整教学,创设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条件,让TP4,TP5的学生继续往TP6迈进,同时不忘给TP1和TP2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学习的机会,以期有朝一日他们也能慢慢赶上,达到TP3的要求,不催不赶,不揠苗助长,也无需掩饰。

要知道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改进,不是为了要向谁证明什么,比较谁强谁弱,说明老师会不会教,学校管理得好不好。不管是打TP1还是TP2,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处于什么状态,现在站在哪里,下一步可往哪里去。绝不能为了实现大人的绩效目标,或满足大人不切实际的期待与虚荣,而让学生错失确认水平、发现问题,改进补救的机会。

不管学生实际水平,要求至少都得给TP3的要求,和医生的误诊,医疗的失误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相信没有医生会希望误诊,因为这不止给病患带来伤害,也毁了自己的一世英明。身为老师的我们呢?会因为害怕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舍弃我们的专业判断,专业精神,允许课堂评估出现“误诊”“误判”的情况吗?

此文刊于:东方日报2021年07月01日| 专栏:龙门阵

分享:
Wechat Qr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