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那年》——从诗中见证女孩美丽而坚强的蜕变

48380124 1407812312688345 6408004464472489984 N

《十岁那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篇诗歌体的小说,可以说是一本主人公金河的诗歌日记。

小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金河在家乡虽然苦但幸福的生活,那个时期的她还很活泼开朗。战争的气息并不会被幼小的孩子捕捉到,读者只能从金河诗中透露出的物价飙涨察觉一二。

第二部分,写的是从家乡逃出,在海上漂泊了近一个月的经历。那个时期,谁也不知道要漂流多久,谁也不知道会飘去哪里,时间长了,以至于陆地对她仿佛只是曾相识的地方。幸运的是,美国的海军救了他们,所有难民被安置在“帐篷之城“,等待有人愿意成为担保人才可以离开。金河他们家,一个疑似寡妇,带着三个儿子,还有一个年幼任性的女儿,对美国家庭来说实在是太庞大了。直到最后,他们连信仰也改了,才引来一位担保人。

第三部分,金河一家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陌生的人,陌生的语言,陌生的环节,为小女孩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学校,老师因她能用英语数到20而请同学们鼓掌。金河很气愤,可她无法向她们说明自己在家乡已经学习了分数。下课吃饭,在一间敞亮的房间,一头坐着白皮肤的人,一头坐着深皮肤的人。大家都在说笑,除了金河这位介于两者之间的外来者。渐渐,她开始自卑,学会了看别人脸色。

第四部分的标题,叫“从现在开始“。文案写的是:

“我们的生活

将会纠结再纠结

旧的和新的纠缠在一起

直到再也无所谓

哪一个是旧的,哪一个是新的“

金河如何完成蜕变,金河一家最后如何,就容我卖个关子,留给各位去感受。战争究竟带给人们什么,希望各位读者在合上这本书后能从一位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一篇篇浅白的童诗,书写的却是战争时动荡时期被迫离乡背井逃难去国外的故事。小说中的氛围或节奏,并没有因其简单的语言文字而打折。相反的,对我而言,正因为是从儿童视角出发而写的诗,正因为其朴实直白的叙事口吻,将战争的残酷和在异国他乡挣扎生存的不易渲染得淋漓尽致。主人公金河才十岁,在她的世界里没什么似是而非的大道理。民不聊生、国破家亡在她那里也许都不如自己的木瓜树结了几颗果来得重要。就如在本书前言所写的:“看这本书,其实就是听一个孩子讲故事,孩子用他最直接最干净最简单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心灵成长的故事”。

《十岁那年》是由赖清河所著。她是一位越裔美国人。发生在金河身上的许多事情·,也同样发生在她身上。她也是在10岁那年见证了祖国沦陷,后随着家人逃亡到了金河后来到达的地方:阿拉巴马。我觉得,随着她书写的一篇篇日记,读者仿佛能透过金河的眼睛,看见在那个时代难民的悲歌。关于这本书,她最想与读者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周围的人吗?她很希望大家在读完这本书后,能坐在自己至爱的家人身边,听他们讲讲以前的故事,分享他们成长的故事。

Picture of 李慧仪

李慧仪

来自端姑百能师范学院,愿意相信世界如童话般美好的小傻子。努力成为点灯人,为孩子阅读道路上点起小小的灯。

最新帖子

Wechat Qr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