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刘向搜集前人的精彩对话七百多则,按类编辑成《说苑》二十篇。其中第十一篇《善说》有这么一个故事:
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之曰:‘弹之状若弹。’则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王曰:“善。”
文中的惠子,便是先秦哲学家惠施,因提出“历物十论”而闻名。但是,他的学说很玄妙,如果平铺直叙地解说,旁人就很难理解。所以他要用生动的譬喻,通过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才能使人领会。有人认为所谓的譬喻之言,不过是花言巧语,没有实际作用,所以便先行向梁王告密,说接见惠子时,不准他用譬喻说话。梁王听从了,接见惠子时,要惠子“直言其事”,不要转弯抹角。惠子于是问:“如果有人不知道‘弹’是什么,我们告诉他‘弹的形状像弹’,可以么?” 梁王当然说不可以。惠子于是又说:“如果我们说:‘弹的形状像弓,用竹片作为弦。’这样说可以么?”梁王说:“这就容易明白得多了。”惠子和梁王的对话,就用上了譬喻,梁王掉进了他的语言圈套了而不自知,最后只得认同他的说法,同意譬喻是使人容易明白的一种说话手段。
先秦诸子大多善用这种手段,以宣传自己的理论主张。孟子四处游说诸侯王时,就常用譬喻。例如对齐宣王解说什么是“不能与不为”,用了“挟太山以超北海”和 “为长者折枝”两个生动的譬喻;给梁惠王解说何以他的施政无法吸纳人民时,用了“五十步笑一百步”的故事等等。
先秦诸子得四处奔走以宣扬自己的主张,要使他人信服和接受,他们就得善用种种技巧,否则他们的生活恐怕就要成问题。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强迫性的,国法规定如果儿童没有被安排接受十二年的免费教育,父母可被控告。或许就是因此,教师的工作就简单得多了,反正顾客是一定有的,至于行销是否成功,则不是个体的责任。所以,一些老师只注重按本宣科,跟着指定的教材教学就算完成任务。难怪一些较为敏感的人要慨叹今日教师是“教书”,不是“教人”。习惯了指定教材,教师的创意也不复见。当一些人提出一些新的内容和新的说法时,他们的第一个反应便是“这哪里可以教?”“学生哪里懂?”
其实,学生是否懂,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怎么讲。譬喻要懂,文学技巧也要懂,这样说话将会提高效果。教学的箴言是:“不是不能说,只看你怎么说!”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3/5/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