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课程(KBSR)纲要列出一个课堂教学的概念:
“鉴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强弱不一,本课程说明把每个预期学习成果分为三个层次,让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语文程度和学习能力来因材施教。第一层次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学习目标,第二个层次要求稍高,是针对大部分学生的能力而设,教师应该尽量协助学生达到这个层次的要求,第三个层次要求最高,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能力达到,教师应当协助有能力的学生达到这个层次的学习目标。”①
这个教学理念兼顾了所有学生。教学箴言说:“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意思是课堂教学该让全体学生有所学,程度偏低的可以学到新的东西,学习能力较强的也可高飞,不会被教师、同侪、课程给压下来。
实际操作上教师常面对困扰:该以谁的程度作为标准?若以最好的学生为标准,将是自讨苦吃。若主张课堂教学必须百分百达标,教师便要以最低的作为标准。但这么一来,能力较强的学生将不断重复接触已懂的知识,这对学习是不利的。
我们对因材施教的理解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施行相应的教育,使教学的深度、进度适合他们的接受能力进行。教育家维果茨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提出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则认为,不能只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教育,应该有所超前并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摘苹果实验,以说明“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理论②。我非常赞赏这样的譬喻。如果我们习惯性地采摘伸手便可及的苹果,我们将不知道“果外有果”的境界。倘若果园里有人采摘更高处的果子,将启迪其他人只要稍加变通,便可以采摘不同的果子,品尝不一样的美味。
至今我仍推崇旧课程的三层次教学设计。教学中让程度弱的都做到第一层次,然后看到学习还有二三层次,虽不能至也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