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的意义:认知方法(凯伦·科茨) (一)

刘雅琳
2023年10月27日

The Meaning of Children’s Poetry: A Cognitive Approach (Karen Coats)

由于对什么是儿童诗以及如何评价儿童诗缺乏明确的认识,批评界对儿童诗的关注一直受到阻碍。与成人诗歌相比, 儿童诗往往被视为较低级的诗歌体裁。本文探讨了现有儿童诗批评话语的前提和矛盾之处,并主张通过认知诗学而非与成人诗歌的比较, 可以更有效地看待儿童诗。文章认为儿童诗在语言中保留了身体的韵律和乐趣,促进了与他人在情感和身体上的契合,并探讨了儿童诗在语言中创造保持环境以帮助儿童管理其感官环境、映射和调节其神经功能、抑制其生存焦虑以及参与集体生活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儿童诗、认知诗学、体现、调适、婴儿发展、诗歌语言

许多关于儿童诗,甚至是关于一般诗歌的评论文章都以这样的感叹开头:诗歌在各个层面的文化中都失去了引以为傲的地位;诗歌在市场上是一种不受欢迎的形式;诗歌已成为创意写作课程和小型出版社的孤品,只有少数了解诗歌并能评判好坏的开明人士才能获得的精英产品。如果说诗歌被主流社会边缘化是普遍现象,那么儿童诗就更是如此。但事实并非如此,至少就前两种抱怨而言。正如安妮塔-塔尔(Anita Tarr)和理查德-弗林(Richard Flynn)所断言的那样:“诗歌在儿童的生活中是多么普遍,从童谣、广告词、歌词到课堂诗歌,不一而足。”(2) 此外,儿童诗歌也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问题,以单个诗人的作品或押韵文本为特色的图画书、总括诗集以及更多的儿童诗歌作品都是如此。在美国每年出版的五千种儿童读物中,主题各异的选集和诗歌小说占了很大比例。事实上,在童年生活和文化的漩涡中,诗歌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塔尔和弗林说我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接着感叹道,儿童诗缺乏的是对这一体裁的批判性关注;也就是说,即使在对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化的各个方面的意识形态、美学、教学价值和影响进行解读的浓厚批判氛围中,也没有多少笔墨用于讨论儿童诗。

我认为,这种忽视至少有一部分与 “哀歌”(lament)的第三个方面有关。虽然儿童诗广为流传,但其评论往往属于少数人,这些人还没有被老师吓得失去能力,老师坚持要求他们不仅要学会区分双音节诗和单音节诗,而且还要确定诗人在所有装饰性文字游戏之下真正在说什么。在我的大学高年级儿童诗课程中,学生们经常表达他们的焦虑,不是对读诗(他们喜欢读诗)的焦虑,而是对理解诗歌的焦虑;他们担心自己不能像专家那样解读诗歌。无论是否罪有应得,关于诗歌的批评性讨论往往都笼罩着一种精英主义的光环;这是一场天才智力运动员的比赛,观看起来可能很美、很刺激,但参与其中可能会伤痕累累,而且肯定不适合那些没有经过严格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就已经具有非凡天赋和洞察力的人。例如,当我读到《狮子与独角兽北美诗歌杰出奖》(The Lion and the Unicorn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North American Poetry)的年度评奖文章时,我常常会感到惭愧,这并不是因为这些文章不够精彩,而是因为它们让我觉得自己像个傻瓜,因为我喜欢其中一些被它们斥为肤浅的诗歌,或者因为我不了解它们所知道的(以及我必须知道的)关于诗歌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当前运动的知识,因而无法像它们那样理解和欣赏诗歌。然而,这也许就是所有专业知识的悖论:它在指导的同时也排除了别人。因此,我在此提供的理论可以被视为 “我们其他人” 的理论,即那些希望将儿童诗作为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化的一部分进行教学和批判性思考,但又不是诗人或专业诗歌评论家的人的理论。因为,出于某种原因,与其他形式和体裁的诗歌相比,即使是文学散文的狂热读者和阐释者,在阅读诗歌方面的专业知识似乎也更加遥不可及。

“出于某种原因”:对于文学评论家来说,也许没有比这更诱人的词语了。毕竟,我们是美学领域的侦探,不仅要寻找艺术作品的意义,还要寻找文学作品如何影响我们的答案。在这篇文章中,我希望通过研究诗歌是什么以及诗歌对人,尤其是对儿童的意义,来解读批评界抵制儿童诗歌的因素。此外,我还将通过认知诗学提供一种干预方式,帮助我们重新评估我们对这些因素的立场,这不仅关系到我们对儿童诗歌的理解,也关系到当前的社会问题,比如我们的文化中似乎丧失了移情能力。但是,我对那些试图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坏的或无动于衷的儿童诗的批评往往具有精英主义的定位,为了与我的批评保持一致,我将不会对个别诗歌进行朗读或评价;相反,我将邀请读者要广泛阅读,喜欢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或许可以利用这里介绍的观点来弄清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反应。

待续……

分享:

发表回复

童年书相伴公众号